綜合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現場
一、綜合醫院污水處理設備
綜合醫院污水是指醫院(綜合醫院、??漆t院、傳染病醫院及其它類型醫院、血站、疾控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等)向自然環境或著城市管道排放的的污水。其水質隨不同的醫院性質、規模和其所在地區而異。醫院污水中所含的主要污染物為:病原體(寄生蟲卵、病原菌、病毒等)、有機物、漂浮物、放射性污染物等,醫院污水處理來源及成分復雜,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學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等特征,不經有效處理會成為一條疫病擴散的重要途徑和嚴重污染環境。
? ?
二、綜合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的特點:
1、綜合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埋設于地表以下,設備上面的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溫。
2、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其處理效果優于完全混合式或二級串聯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的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出水水質穩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池中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易掛膜,脫膜,在同樣有機物負荷條件下,對有機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3、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斷,產泥量少,僅需三個月(90天) 以上排一次泥(用糞車抽吸或脫水成泥餅外運)。
4、該綜合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規高空排氣,另配有土壤脫臭措施。
三、綜合醫院污水處理設備工藝說明:
? ? 廢水經格柵攔截去除水中廢渣、紙屑、纖維等固體懸浮物,進入調節池,在調節池內均質、均量后經泵提升至A級生物池,在A級生物池段異養菌將污水中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在0級生物池段存在好氧微生物及消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 機物分解成CO2和H20;在充足供氧條件下,硝化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氧化為NO3- ,通過回流控制返回至A級生物池,在缺氧條件下,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接觸氧化池出水自流進入沉淀池進行沉淀,沉淀池出水進入過消毒池進行二氧化氯消毒,消毒出水達標排放。
? ? 污水上清液排入下游管網。化糞池已廣泛應用于醫各部分功能簡介:化糞池功能:凡有衛生設施的人居建筑物都要排放污水,污水中含有糞便、泥沙、紙巾等各種有機物或無機物?;S池的作用就是阻截、沉淀這些物質,而后定期清掏。院污水消毒前的預處理。為改善化糞池出水水質,提高消毒效果,生活廢水、醫療洗滌水,不能排入化糞池中,而應經篩網攔截雜物后直接排入污水處理站。用作醫院污水消毒處理的化糞池要比用于-般的生活污水處理的化糞池有效容積大2~3倍。 相關規范也規定,化糞池的容積應按污水在池內停留時間不小于36h計算,污泥清掏周期宜為1A.
? ? 格柵功能:格柵是攔截大顆粒的懸浮物質和切碎凝聚的軟體物質(紙屑、破布或食物殘渣等),防止水泵或管道阻塞的重要設備 ,在污水處理系統或水泵前宜設置格柵,格柵井與調節池可采用合建的方式。
? ? 集水池功能:水池的功能是調解處理水量和水質的不均勻性。據調查,醫院的高峰負荷出現時,其小時大耗水量高可達每日耗水量的1/7 ,且污水高污染濃度往往在耗水量高時段出現??梢娫O置集水池可大大降低處理設備的容量和電耗。故醫院污水處理應設集水池,連續運行時,其有效容積按日處理水量的30~40%計算。間歇運行時,其有效容積按工藝運行周期計算。集水池宜進行預曝氣,曝氣量不宜小于0.6、m3/(m3& #8226;h) , 對池內水體攪動、充氧,防止懸浮雜質沉淀,改善水質。 另外,對中型以上醫院的集水池應分兩組,每組按50%的水量計算。
? ? 生化曝氣池功能:生化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將污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簡單的無機物形式。生化處理按供氧情況可以分為3種:好氧生物處理、厭氧生物處理及兼氧生物處理。醫院污水處理中,常用的是好氧生物處理方法。在污水的好氧生物處理工程中,要不斷向混合液進行人工曝氣,供給微生物所必需的氧,并對混合液起攪拌、混合作用,使活性污泥處于懸浮狀態,防止沉降,并使氧和混合液充分接觸,促進有機物的降解。
? ? 沉淀池功能:沉淀池是使污水中的懸浮物、固體殘渣沉淀并使沉淀物清除出去的主要設施,沉淀可分為原水中不加混凝劑的自然沉淀和加混凝劑沉淀兩種,目前醫院污水處理應用的大都為自然沉淀。沉淀池的實際采用應根據處理站建筑高度、處理水量、占地面積及與其他構筑物的關系等因素綜合確定。一般來說 ,污水處理量小于20m3/h時,沉淀池宜設備化,池型宜為豎流式或斜板沉淀池。污水處理量大于20m3/h時,沉淀池宜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池型宜為豎流式或平流式沉淀池。
? ? 消毒接觸池功能:消毒接觸池是醫院污水處理設施中的主要構筑物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投加消毒劑后,使污水與消毒劑充分混合接觸,保證需要的消毒時間,達到消毒效果。常用的氯消毒接觸池有如下要求:消毒接觸池的容積應考慮大小時水量、接觸時間和污泥沉積等因素。傳染病醫院污水接觸時間不宜小于1.5h ,綜合醫院污水接觸時間不直小于1.0h.當處理流程為重動自排式時,污水量應按大小時污水量計算,當采用污水泵提升時,污水量應按水泵實際小時排水量計算。連續式消毒的接觸池有效容積為污水部分容積和污泥部分容積之和。間歇式消毒式,接觸池的總有效容積應根據工作班次、消毒周期確定,一般 宜為調節池容積的1/2.接觸消毒池一般分為兩格,每格容積為總容積的一半。接觸池的水流槽寬度和高度比不宜大于1 : 1.2 ,長度和寬度比不宜小于20 : 1.接觸池出口處應設取樣口。